白露节气的诗句赏析:六首经典古诗带你感受秋意

白露诗句里的浓浓秋意

“露从今夜白,月是故乡明”——杜甫这句诗道出了几许人对白露节气的第一印象?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,白露不仅代表着天气转凉、露水凝结的天然现象,更承载着古人丰富的情感与哲思。那些描写白露节气的诗句,穿越千年时光,依然能让我们感受到那份独特的秋意与乡愁。

白露时节,早晚温差加大,空气中的水汽在草木上凝结成白色的露珠,这”露凝而白”的景象,成为了诗大众抒发情感的最佳载体。从杜甫到白居易,从元稹到韦应物,历代诗人都留下了脍炙人口的白露节气诗句,这些诗句或写景抒情,或借景言志,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白露时节画卷。

杜甫笔下的白露与乡愁

说到白露节气的诗句,怎能不提杜甫的《月夜忆舍弟》?”露从今夜白,月是故乡明”堪称描写白露最经典的诗句其中一个。这首诗创作于安史之乱期间,当时杜甫流落秦州,与兄弟离散。白露时节的寒夜,戍楼鼓声断绝人行,孤雁哀鸣更添凄凉,诗人望着皎洁的月光,却觉得远方的故乡月色更加明亮。

杜甫用白露的寒意衬托战乱中亲人离散的痛苦,以月色的明亮反衬内心的孤寂。这种以景写情的手法,让白露节气的诗句不仅停留在对天然现象的描绘上,更升华为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索。当我们读到”有弟皆分散,无家问死生”时,即使跨越千年,依然能感受到那份撕心裂肺的思念。

白居易兄弟的白露思念

与杜甫遥相呼应的是白居易的《南湖晚秋》。诗中”八月白露降,湖中水方老”开篇即点明白露时令,描绘出湖水苍老、衰荷倾倒的萧瑟秋景。白居易同样有兄弟分散的遭遇,”有兄在淮楚,有弟在蜀道”的感叹,与杜甫的诗句形成了跨越时空的共鸣。

白露节气的诗句在白居易笔下,既有”旦夕秋风多,衰荷半倾倒”的细腻观察,也有”万里什么时候来,烟波白浩浩”的深情呼唤。诗人将个人的衰老之感与手足离散之痛融入白露时节的景物描写中,让读者在感受节气变化的同时,也体会到人生无常的况味。

元稹与韦应物的白露感悟

元稹的《咏廿四气诗·白露八月节》则从另一个角度诠释了白露节气的诗句。”露沾蔬草白,天气转青高”生动描绘了白露时节的典型特征:草上凝露、天高气爽。而”叶下和秋吹,惊看两鬓毛”则巧妙地将季节变化与人生衰老联系在一起,读来令人感慨万千。

韦应物的《闲居寄诸弟》虽然简短,却同样感人。”秋草生庭白露时,故园诸弟益相思”道出了白露时节最容易勾起乡愁的特点。诗人独居闲斋,在芭蕉叶上题诗遣怀,那份看似悠闲实则孤寂的心境,透过白露节气的诗句跃然纸上。

白露诗句中的生活聪明

除了抒发情感,白露节气的诗句也蕴含着丰富的生活聪明。元稹诗中”火急收田种,晨昏莫辞劳”就反映了白露时节农事活动的紧迫性。古人云:”白露白茫茫,谷子满田黄”,白露正是秋收大忙季节的开始,这些诗句为我们了解古代农耕文化提供了珍贵素材。

陈子昂的”玄蝉号白露,兹岁已蹉跎”和仇远的”明朝交白露,此夜起金风”等白露节气的诗句,则提醒我们时光易逝、岁月如梭。在感受秋意的同时,也不禁让人思索怎样珍惜当下、把握光阴。

小编归纳一下:白露诗句的永恒魅力

从杜甫到仇远,这些描写白露节气的诗句穿越时空,依然能够打动现代读者的心。它们不仅记录了古人对天然变化的敏锐观察,更承载着人类共通的情感体验——对家乡的思念、对亲人的牵挂、对时光流逝的感慨。

在这个白露时节,不妨重读这些经典诗句,感受”露从今夜白”的清凉,体会”月是故乡明”的深情。让这些白露节气的诗句带我们穿越回那个诗意的秋天,与古人进行一场跨越千年的心灵对话。

版权声明

返回顶部